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堪称东南亚地区最为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之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将柬埔寨赞誉为“铁杆”朋友,这一评价不仅凸显了两国的政治互信,也为双方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柬埔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地位
近年来,强劲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协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纽带。中国稳居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柬埔寨贸易总额的30%。尽管柬埔寨对华贸易逆差高达117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织物、机械和电子产品对柬埔寨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虽然柬埔寨对华出口总额仅为17.5亿美元,但农业部门在两国贸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柬埔寨向中国出口了1,160万吨农产品,涵盖大米、龙眼、木薯、玉米、芒果、香蕉等30种新鲜及加工产品。
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远超贸易范畴,作为柬埔寨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其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柬埔寨230亿美元总量的47%。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柬埔寨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例如金港高速公路和耗资17亿美元(中国出资49%)的德崇扶南运河。这些项目显著优化了物流效率,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一道,为吸引投资、激发商业活力和增强柬埔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农场到中国:拓展农业贸易的机遇
农业是柬埔寨经济的命脉,贡献了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并为260万人口提供了生计。中国通过大量进口柬埔寨农产品,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伙伴。2024年,柬埔寨近一半的精米出口(约30万吨)流向中国,使其成为柬埔寨大米的核心市场。
此外,中国还是柬埔寨木薯的最大买家,2022年进口量超过200万吨。柬埔寨香蕉也跻身中国第三大供应来源,年出口量突破26万吨。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也凸显了柬埔寨农业在双边贸易中的潜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柬埔寨-中国自由贸易协定(CCFTA)为两国农业贸易的深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柬埔寨于2022年加入RCEP后,成员国间92%的商品贸易逐步实现零关税,而2020年签署的CCFTA则进一步推动中国对97.53%的柬埔寨进口商品免税。这些协定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提升了柬埔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和准入便利性,为农民和出口商创造了更广阔的增收空间,同时也为贸易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出口潜力
要充分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柬埔寨需直面挑战并实施战略性举措。一个核心方向是通过完善龙眼、火龙果、大豆、榴莲和腰果等高潜力产品的卫生与植物检疫(SPS)协议,拓宽市场准入渠道。与中国利益相关方合作举办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可帮助柬埔寨出口商更精准地理解和满足中国标准。
此外,提升加工能力是优化农业价值链的关键。建设专注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园区,将使柬埔寨能够生产包装食品、加工水果和有机产品等附加值更高的商品。同时,推广蒙多基里野生蜂蜜和磅通腰果等特色小众产品,并发展经济特区,有助于实现出口多元化并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正在建设的德崇扶南运河为柬埔寨农业出口提供了战略性机遇。这条运河将打通东北部省份——腊塔纳基里、蒙多基里、上丁和桔井的直接出口通道,这些地区盛产橡胶、大米、渔业产品和香蕉等高价值农产品。借助湄公河连接运河,再经白马省直达泰国湾,运河不仅将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还将为柬埔寨农产品开辟新的国际市场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政策建议
为强化农业出口战略,柬埔寨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促进能力建设:为中小企业举办出口指南、卫生与植物检疫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培训和研讨会,以精准对接中国市场需求。
推动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作物预测分析、疾病自动检测和精准灌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发展人力资本:通过针对性培训计划,增强农业劳动者在现代农业实践、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技能,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投资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对加工设施的投资,将原材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价值链。
简化出口流程:制定清晰一致的出口指南,减少程序性障碍和物流瓶颈。
优化贸易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扶南运河及相关项目,改善农产品物流效率和市场可及性。
支持可持续农业:推行质量与安全保障计划,确保出口产品满足国际标准及中国进口法规。
通过以上战略的实施,柬埔寨不仅能够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的规模与质量,还能在全球农业贸易和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凭借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不断优化的贸易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柬埔寨农业有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KosalthananNeth,CamTech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一定反映其所属机构的立场。
编译:刘颖(原文译自Khmer Times)
责任编辑:潘美琪
上一个: 柬埔寨农业产业受困于基础农产品出口,邻国越南加工出口商成最大赢家 下一个: 三位驻柬外交官眼中的柬埔寨瑞尔:经济符号与文化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