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道:柬埔寨如何在全球不确定性下维持经济韧性

在全球格局深度重构的2025年,世界正经历着结构性变革的阵痛。超级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已从传统军事领域向科技标准制定、供应链重组、数字货币体系等新兴维度延伸。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显示,全球贸易依存度较本世纪初的峰值水平已出现显著回落,佐证了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进程的加速。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波动性持续加剧,而地缘冲突引发的能源市场重构更使得区域能源价格产生剧烈波动。这种复合型危机交织的宏观环境中,柬埔寨却展现出独特的发展韧性,其经济表现堪称新兴经济体的典范。

柬埔寨如何在全球不确定性下维持经济韧性

一、逆势增长: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突围

根据东盟秘书处的数据,2023年东南亚国家的GDP增速为3.8%,而柬埔寨以5%的经济增长率表现突出,2024年增幅高达到6%。这种强劲的增长得益于三大支柱产业的协同发展。其中,工业部门增速为7.9%,服务业增长5.8%,虽然农业仅增长0.7%,但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显著增长,柬埔寨香米的欧盟出口单价较普通大米溢价35%,成功进入高端市场。此外,得益于全球经济反弹和贸易伙伴的强劲表现,2024年柬埔寨国际贸易额增长15.66%,达到553.75亿美元。

二、民生改善:包容性发展的制度创新

柬埔寨的减贫成就是其经济奇迹的重要注脚。预计人均GDP将从2023年的2,520美元增至2024年的2,713美元。新冠疫情爆发前,柬埔寨的贫困率已降至10%,相比2000年代初的50%大幅下降。为实现2030年成为中上收入国家、2050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柬埔寨政府推出了新的农村脱贫战略,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多样化、技能培训、数字化发展以及加强农村信贷体系等措施。到2025年,最低工资上涨至每月208美元时,服装工人的月收入(包括福利)预计将达到225至236美元。

三、贸易突围:地缘变局中的多元化战略

面对美国即将实施的新关税政策,柬埔寨展现了高度的战略前瞻性。通过积极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该国的贸易结构已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更加多极化布局,尤其在医疗器械、工业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柬埔寨利用区域自贸协定生效这一历史性机遇,成功加强了与协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出口的强劲增长。此外,柬埔寨还通过强化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精密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供应链环节的转型升级。

四、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型国际合作范式

柬埔寨的贸易谈判策略正从“政策优惠依赖”转向“制度规则对接”。在2024年启动的柬美贸易协定预备谈判中,柬方创新性提出“双轨对价”方案:在传统货物贸易领域,以劳工标准升级(计划2025年前实现80%出口企业通过ILO认证)换取关税减让;在数字贸易等新领域,承诺数据本地化限制不超过GATS框架,以此换取美方数字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得益于“规则先行”谈判策略,经济学人智库2023年商业环境评估显示,柬埔寨在东盟地区的营商环境稳定性排名第三,其政策连续性和制度保障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五、韧性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

面对中美技术脱钩风险,柬埔寨创造性地发展“技术中立区”定位。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跨国企业的产业协同呈现显著特征:中国资本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与日资企业的精密制造单元形成产能耦合,第三方国际认证机构提供的技术服务网络覆盖整个园区。这种“基础设施共享+标准互认”模式,使特区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依然保持投资吸引力。在金融安全领域,柬埔寨国家银行创新的多货币管理体系,通过动态调整储备货币组合与流动性保障机制,有效缓冲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外部冲击。

六、区域枢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

作为2024年东盟-美国对话关系协调国,柬埔寨正将地缘价值转化为制度优势。通过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的早期收获计划,成功将国内的数字身份证系统升级为东盟跨境数字身份认证试点。在供应链重组方面,主导建立的“东盟关键矿产共同储备机制”,既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电池原料的溯源要求,又维护了区域资源主权。这种平衡外交使柬埔寨在2023年东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成为风险降幅最大的国家。

结语:发展范式的价值启示

柬埔寨的实践颠覆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线性增长理论,创造了“危机转化-制度创新-韧性建构”的三元互动模型。其经验表明:在逆全球化时代,中小型经济体可通过“精准嵌入全球价值链关键节点+构建区域合作制度性权力”实现非线性跃升。柬埔寨模式证明,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去全球化世界中持久成功的关键。这种发展智慧,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转型范式。

(本文作者:经济学家Darin Duch,本文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组织的观点。)

编译:刘颖
责任编辑:潘美琪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