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企业高管声称,人工智能正在“重新设计”工作岗位,而不是削减岗位,但新闻头条讲述的却是另一番故事。不仅仅是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和英国电信(BT)等众多大型公司也宣布了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数千人裁员。以往宣布裁员时,人们还会觉得这是不得已的选择,而现在高管们却将其视为进步的标志。各公司正以更少的人力追求更高的利润。在科技行业,每位员工营收已成为备受推崇的业绩指标。
以一直主导人工智能(AI)开发的美国为中心的科技企业正在加速裁员。1~7月约9万人成为解雇或裁员的对象,同比增加近4成。科技企业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AI代替工程师等的工作,过剩的人才面临裁员。统计显示,1~7月科技企业裁员人数增加36%,达到8万9251人。7月份裁员人数约为1万600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8%。实际上,相关企业的业绩并没有恶化。在此情况下企业仍急于裁员是因为可通过引进AI更加积极地削减成本。
美国OpenAI称,预计对话式AI“ChatGPT”的全球用户人数将在本周内超过7亿人,增加到一年前同一时期的4倍。在竞争对手的服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ChatGPT获取用户的势头越来越强劲。OpenAI公布的用户人数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服务的周活跃用户数量。据该公司表示,免费版、每月20美元起的付费版以及企业版加在一起,用户总数将达到7亿人。ChatGPT于2022年11月公开,大约一年后周活跃用户超过了1亿人。一年前的2024年8月上旬为1.75亿人左右。
人工智能(AI)正在拉动全球的半导体投资。10家主要半导体企业2025年度的设备投资预计为1350亿美元,比上财年增长7%。各国和地区开始支持和吸引半导体产业,自2022年度以来,时隔2年实现正增长。按企业来看,根据是否拥有大量生成式AI相关产品或客户,形成了分化。
代工企业富士康(Foxconn)计划与合作伙伴一道,将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的一家前电动卡车工厂改造为生产人工智能(AI)云计算硬件的工厂。这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特朗普此前签署了终止电动汽车补贴的预算案,但鼓励在美国生产计算机、芯片等AI设备,并打造执行AI任务的数据中心。
日立制作所(Hitachi)正在考虑出售日本国内的白色家电业务。似乎已向多家企业进行了询问。如果实现,出售金额可能在1000亿日元至数千亿日元之间。日立由旗下的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日立GLS)涉足面向日本国内的冰箱和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业务。2024财年日立GLS的销售额降至3676亿日元。日立以铁路、送配电设备、IT服务和工业设备为主业,正在转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从开发解决方案到维修维护长期持续盈利的以Lumada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最近表示,根据税收和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中的条款,预计今年将实现15亿至20亿美元的现金税负节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估计,2026年和2027年每年节省的现金税款将在25亿至30亿美元之间。允许资产预先折旧和研发支出可立即费用化等变化,将迅速为美国公司带来意外之财,同时也会带来持久的有利因素。这进而又为股市提供了更多动力,可以抵消关税和其他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陷入困境的特斯拉(Tesla)迈出了“第一步”,以确保其领导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专注于公司业务。特斯拉给予这位世界首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股票奖励之一,以使其留任至少两年。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了向马斯克授予一项股票奖励,初步估值为237亿美元,他可以在两年后领取,除非法院裁定他之前更大规模的股票期权授予方案有效。自从价值500亿美元的期权奖励在2024年被一家法院否决以来,马斯克一直是在没有薪酬方案的情况下运营特斯拉。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首次报告销量环比下降,这表明比亚迪在实现年度销售目标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比亚迪股价下跌,7月销量引发对能否实现全年目标的担忧。
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任命了塔塔汽车(Tata Motors)的首席财务官为新任首席执行官,此举进一步加强了印度母公司对这家英国豪华汽车制造商的影响力。捷豹路虎周一表示,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的巴拉吉(P.B. Balaji),将在马德尔(Adrian Mardell)担任首席执行官三年退休后,接任该汽车制造商的领导职位。在美国关税带来新的财务压力之际,捷豹路虎正投入巨资转向全电动汽车战略,并对捷豹品牌进行有争议的重塑。
日本三菱重工业(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被选为建造新一批澳大利亚护卫舰的优先竞购方,这对日本国防工业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建造最多11艘护卫舰的合同在第一阶段价值高达100亿澳元(约65亿美元),由来自德国、韩国、西班牙以及三菱重工业的投标方竞争。澳大利亚政府将于2026年与日本公司签署正式合同。这将是日本首次赢得出口军舰的订单,其中部分军舰将与合作伙伴在澳大利亚建造。
特朗普总统周二表示,美国两大银行此前拒绝为其提供服务,这再次引发了关于保守派客户被不公平拒绝开户的说法。特朗普称,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通知他,需在20天内将“数亿美元现金”转移到另一家银行。总统随后表示,他曾联系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希望 “存入10亿多美元”,但被告知该银行无法为其提供账户。“这些银行对我的歧视非常严重,而我过去对银行一直很好,” 特朗普说。
英国石油公司(BP)将对其资产组合和成本展开新一轮审查。这家石油巨头正致力于扭转多年来的业绩不佳局面,首席执行官奥钦克洛斯承诺,公司 “能够且将会做得更好”。最新的审查计划延续了英国石油公司一段动荡的时期。此前,该公司因转向可再生能源失败导致股价暴跌,被批评缺乏方向,甚至引发了其可能成为收购目标的猜测。奥钦克洛斯最终在2月宣布重启战略,重新聚焦石油和天然气业务,设定了削减成本和支出的目标。
游客在日本和欧洲购买奢侈品的消费大幅下降,正在拖累行业销售,这加剧了该行业在多年繁荣结束以及美国关税影响下所面临的挑战。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LVMH),以及普拉达(Prada)和盟可睐(Moncler),在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受到美国游客在欧洲的消费和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减少的影响。去年,奢侈品销售原本出现下滑趋势,但春季日本需求激增推动销售回升。当时,日元跌至30多年来最低,大批中国消费者趁机前往日本抢购名牌包袋和鞋履。
COACH母公司TAPESTRY完成向CALERES出售奢华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品牌交易。Tapestry是源自纽约的现代奢华生活方式类品牌公司,旗下品牌包括COACH、kate spade。Caleres是一家行业领先的全球鞋履品牌管理公司,旗下包括 Famous Footwear、Sam Edelman、Allen Edmonds、Naturalizer、Vionic等知名品牌。
全球最大的运动商品零售商之一正在考虑将生产更多地转移到中国。英特体育(Intersport International)新任首席执行官佛利(Tom Foley)表示,该集团正在考虑扩大从中国采购自有品牌商品的比例。去年英特体育自有品牌商品的营收约为14亿欧元。英特体育在42个国家经营着5500家门店,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合作社,由国家组织拥有和管理。该集团去年营收140亿欧元,销售自有品牌商品,也销售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的商品。该公司不披露利润。
财报信息
百胜中国(Yum China Holdings)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27.8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79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3.0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6亿美元。季度公司净利润2.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2亿美元。
铃木汽车(SUZUKI MOTOR)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4月-6月)。季度营收13977.7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4576.49亿日元,同比下降4.1%。季度营业利润1421.36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575.57亿日元,同比下降9.8%。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0.25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142.33亿日元,同比下降10.7%。
马自达(Mazda Motor)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4月-6月)。季度净销售额10997.7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2055.63亿日元,同比下降8.8%。季度营业亏损461.15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503.6亿日元。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421.04亿日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98.14亿日元。
大金工业(Daikin Industries)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季度净销售额12138.21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2510.29亿日元,同比下降3%。营业利润121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154亿日元,同比增长5.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15.26亿日元,上年同期为631亿日元,同比增长29.2%。
三菱重工(MHI)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季度营收11936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1115亿日元,同比增长7.4%。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2亿日元,上年同期为622亿日元,同比增长9.5%。其中,电力系统业务营收4232亿日元,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营收2079亿日元,物流、热力和传动系统业务营收2992亿日元,航空与防务业务营收2605亿日元。
久保田(KUBOTA Corporation)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当期营收14549.3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5795.99亿日元,同比下降7.9%。当期营业利润1430.28亿日元,上年同期为2073.44亿日元,同比下降31%。当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4.79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508.04亿日元,同比下降38.7%。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和半年财报。季度营收355.7亿沙特里亚尔,EBITDA利润49.15亿里亚尔,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0.7亿里亚尔。上半年营收701.6亿沙特里亚尔,上年同期为684亿里亚尔,同比增长3%;EBITDA利润74.1亿里亚尔,上年同期为102.1亿里亚尔,同比下降2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2.8亿里亚尔,上年同期净利润24.3亿里亚尔。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按美元计算,季度营收和其他收入1085.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54.97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445.5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50.54亿美元。季度净利润226.7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90.7亿美元。
英国石油(BP p.l.c. Group)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总营收476.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82.5亿美元。季度基础利润(Underlying RC profit)为23.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7.56亿美元。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16.2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9亿美元。
德科集团(The Adecco Group)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收58亿欧元,同比增长0.4%。营业利润1.15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5800万欧元,同比增长8%。
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三财季业绩。季度营收37.0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7.02亿欧元。季度持续经营利润2.93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04亿欧元,同比下降27%。季度本期利润3.05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03亿欧元,同比下降24%。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总营收为165.6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6.89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28.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4.82亿美元。季度归属普通股东的净利润21.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81亿美元。
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公司(Cummins)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净销售额86.4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7.96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12.2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45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8.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26亿美元。
万豪国际(Marriott International)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收为67.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4.39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12.3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95亿美元。季度净利润7.6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72亿美元。
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Yum! Brands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19.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7.63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6.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07亿美元。季度净利润3.7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7亿美元。
辉瑞(Pfizer)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总营收为146.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季度归属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2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100万美元。
生物技术公司安进(Amgen)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总营收为91.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3.88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26.5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09亿美元。季度净利润14.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46亿美元。
数据智能集团帕兰泰尔(Palantir)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营收10.0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8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2.6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5亿美元。季度归属普通股东的净利润3.2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4亿美元。
服务器制造商超微电脑(Super Micro Computer)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四财季和财年业绩。第四财季净销售额57.5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3.55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2.2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8亿美元。季度净利润1.9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97亿美元。财年净销售额219.72亿美元,上年为149.89亿美元。财年营业利润12.53亿美元,上年为12.11亿美元。财年净利润10.49亿美元,上年为11.53亿美元。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净营收76.8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8.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季度营业亏损1.34亿美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2.69亿美元。季度净利润8.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29%。
内容提供:美通社全球企业动态
责任编辑:Dylan Sun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