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 | 日本人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

1、香港IPO市场走出低迷重回正轨

香港IPO市场走出数年低迷,目前重回正轨,有望重夺全球第一大上市目的地宝座。金融市场平台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25年到目前为止,香港已完成41宗IPO。IPO融资总额达到136.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IPO融资总额。香港已成为中国公司的首选IPO目的地。香港牛市也把内地股市甩在了身后。今年迄今为止,内地股市与年初时持平,而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0%。投资者对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科技公司热情高涨,推动从内地流入香港的投资资金创下新高。

相关:A股市场6月30日半年度收官,从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主要股指全线上涨。其中沪指上半年涨2.76%,深成指半年涨0.48%,创指涨0.53%,北证50指数大涨39.45%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国证2000指数涨超10%。近20只银行股在上半年创出历史新高。整体上,中小盘股表现更佳,全市场3700多只个股上半年上涨,逾百股涨超100%。

2、富士康数百中国技术人员离开印度

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要求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离开其在印度的iPhone工厂,这给苹果公司在这个南亚国家扩大生产的努力造成了打击。从两个月前开始,富士康的许多中国员工被告知要飞回国。

相关:苹果公司(Apple)第二季度在华iPhone销量同比增长8%,这是自2023年以来首次实现季度增长。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苹果手机销量回升部分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促销定价策略,特别是Pro和Pro Max机型表现突出。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华为同期销量增长12%,增速超越苹果。Counterpoint指出,华为有效利用了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成功推动用户进行设备更新换代。

3、美国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限制

特朗普政府已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EDA)出口许可要求。根据西门子的声明,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公司,其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无需再申请政府许可。西门子在声明中称,已恢复了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权限。另外两家EDA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也已证实解除了限制,正在恢复客户的访问。此前,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与安全局在今年5月向几家主要EDA供应商发出信函,要求它们停止向中国客户销售芯片设计软件。

相关:美国解除对华出口C919发动机禁令。美国已经同意GE航空航天集团(GE Aerospace)等美国相关飞机零部件企业,恢复向中国供应飞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

4、特朗普称富有的人要收购TikTok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已物色到“一群非常富有的人”,计划收购TikTok在美国的业务,以推动将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的所有权从中国剥离。美国政府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限定期限内剥离其在美业务,否则将面临全国性禁令,但多次推迟最后期限。原本设定的最终期限是1月份,随后三度延期,目前最新截止日期为9月17日。

相关:在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填补了允许他们削弱竞争对手的税收漏洞后,在线零售商Temu等在美国一度快速的用户增长出现了逆转。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3月至6月期间,Temu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衡量其应用程序参与度的指标)骤降51%,降至4020万。受中美贸易争端的严重影响,一度方兴未艾的在线零售商正将重点转移到欧洲。

5、微软新一轮裁员解雇9000员工

微软(Microsoft)宣布将裁员约9000人。这一举措将影响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不到4%,涉及不同团队、地区和经验层级。微软表示:“我们将继续实施必要的组织变革,以使公司和团队在动态的市场中处于最佳的成功位置。”微软在本年内已进行了多轮裁员。1月,该公司基于绩效裁员不到1%。5月削减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6月又至少裁员300人。

相关:与5月的裁员一样,微软希望减少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的管理层级。

6、亚马逊机器人数量与人类员工相当

亚马逊(Amazon.com)设施的自动化正接近一个新的里程碑:很快,机器人的数量将与人类员工相当。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其设施中过去由人类完成的任务自动化。亚马逊表示,现已在这些工作场所部署了超过100万台机器人。这是亚马逊有史以来拥有的最多机器人数量,已接近其设施中人类员工的数量。

相关:亚马逊机器人首席技术官布雷迪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将继续需要大量工人,而新机器人旨在让他们的工作更轻松,而不是取代他们。对部分亚马逊员工而言,自动化意味着从搬运、分拣等重复劳动转向管理机器人的技术岗位。不过机器人也在替代部分员工,放缓公司招聘。

7、马斯克不在乎特斯拉销量低迷

特斯拉(Tesla)销量陷入深度低迷,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坚称他不在乎。这家电动汽车先驱正陷入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销售困境之一,该公司报告称,第二财季其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5%。第一财季汽车交付量也下降13%。特斯拉面临车型老旧、销量低迷的困境,但马斯克已将重心转移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之上。

相关:特斯拉公布的季度销量再创新低,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造成的品牌损害以及竞争加剧,持续冲击这家曾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售出384122辆汽车,略低于市场预期,较去年同期减少近6万辆,降幅达13.5%,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同比销量跌幅。不过,这一数字较第一季度增长14.1%。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已售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远超特斯拉今年迄今约72.1万辆的销量总和。

8、比亚迪推迟墨西哥建厂计划

比亚迪已无限期推迟在墨西哥建造大型工厂的计划。中国纯电动汽车(EV)巨头比亚迪(BYD)计划在墨西哥建设新工厂,但被墨西哥政府拒绝。由于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陷入僵局,墨西哥正在与中国企业保持距离,本应成为中美洲首个的比亚迪生产基地预计将归零。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将墨西哥新工厂的建设候选地锁定为3处。靠近美国的北部地区被认为最有可能。新工厂的建设费用预计与近期正式启动的巴西工厂相当,原计划将其培育成雇用1万人的核心基地。

相关:比亚迪发布2025年6月产销快报。比亚迪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26万辆,同比增长12%。本年累计销量为214.59万辆,同比增长33.04%。6月份,乘用车销量37.76万辆,纯电动车型销量20.6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17.07万辆;商用车销量4957辆,客车销量389辆,其他车型销量4568辆。比亚迪6月份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9万辆。

9、日本人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

丰田(Toyota Motor)的卡罗拉(Corolla)反映出了日本贫穷的现实。对平均年收入除以车价得出的“卡罗拉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后发现,在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后,卡罗拉的价格曾降至日本人年收入的2成多(0.2),如今已上升至5成。在美国则一直维持在年收入的3成,日美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卡罗拉堪称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象征,回顾其历史可以看出日本的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实情。

相关:卡罗拉价格指数在1982年创出了最低值0.27。这一水平相当于年收入的4分之1。同年,卡罗拉的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的代表。随着经济泡沫破裂,过去持续上升的日本人的工资水平陷入停滞。如今,卡罗拉已成为昂贵的车型。

10、孙宏斌时隔两年现身融创股东会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6月30日携两位高管现身公司股东周年会。这是他时隔两年,首次亲临到场参会。自融创出险后,孙本人已鲜少出现在公开场合,过去两年的股东周年会,他都选择以线上接入方式参会。一个半小时的会议,孙宏斌聊到融创的化债进展、未来发展方向,也表达对行业走势的乐观。他声称,融创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相关:最新公告披露,融创的境外债未偿本金总额的75%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一旦成功,孙宏斌将一举清零680亿债务。

内容提供:美通社全球企业动态
责任编辑:Dylan Sun

上一个: 柬埔寨拟将加入CPTPP贸易协定,其成员国覆盖市场超5亿人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25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