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是否有助其解决与邻国的海上争端并加强自身的海洋权利和主权?当柬埔寨面临海洋争端,特别是与泰国就阁骨岛(Koh Kut)问题发生争端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或许可以作为其解决紧张局势和保障海洋利益的法律框架。
阁骨岛(Koh Kut)成泰柬海洋主权争端焦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管辖沿海国海洋争端、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综合性法律文书,明确界定了各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该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是一项为利用和保护世界海洋建立法律框架的国际公约。
近日,国际海洋法法院(ITLOS)法官兼日本前驻柬埔寨大使Horinouchi Hidehisa在柬埔寨金边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洋合作方面的演变发表公开演讲,强调了该公约对于面临海事争端的国家的重要性。
他表示,柬埔寨目前的立场是该公约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无需获得批准即可从中受益。然而,成为公约成员将使柬埔寨在专属经济区(EEZ)相关事务上,享有更为明确的权利与义务。他举例称,美国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但仍将公约诸多条款作为国际法予以施行。柬埔寨可借助采取更明晰的法律立场,在海事问题上与邻国,尤其是已加入该公约的邻国妥善周旋。
在柬埔寨与泰国解决阁骨岛(Koh Kut)问题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能够为外交解决方案提供可行路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供的法律框架将成为柬埔寨根据国际标准解决领土争端的必要工具,增强其保护海洋利益的能力。除了解决柬埔寨的主权外,400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也会受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保护。
柬埔寨区域研究中心高级顾问Pou Sothirak强调,柬埔寨的海洋资源,包括珍稀鱼类和海底潜在的碳抵消资源,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供的法律条款得到保护。
他继续说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像一家保险公司,柬埔寨若依据该公约处理相关事务,便能获得最佳法律保障。他们(泰国)声称阁骨岛(Koh Kut)属于他们,我们(柬埔寨)也声称阁骨岛(Koh Kut)属于我们,而法律将依据证据判定其真正归属。
保护柬埔寨长达200海里(距离国家基线约370公里)的海上边界的潜力可以使该国获得大量海洋资源,从而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变得更加重要。国际法还将保护柬埔寨的生物多样性,并有可能在水中发现独特的物种。柬埔寨将继续寻求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途径,很明显,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领土争端。该公约为柬埔寨捍卫其主权、获取关键资源和确保其海洋环境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
Horinouchi Hidehisa表示,柬埔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途径有多种,例如批准参与、加入等。但为了达成国际法,柬埔寨在国内法律程序中制定专属经济区和自治水域的新法律非常重要,另外还需要地方法律程序,然后国会和政府部门也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他指出,柬埔寨国会批准该公约约30天后,公约即可生效。若相关决议通过并获联合国认可,只需数月时间,柬埔寨便能成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Ermenegildo Kupa Lopes分享了东帝汶与澳大利亚长期海上边界争端的解决经验,为柬埔寨解决未来海洋问题提供参考。
Ermenegildo Kupa Lopes强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和解程序的重要性,该程序在解决东帝汶与澳大利亚关于东帝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争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程序推动了2018年相关条约的签署,并在联合国秘书长支持下于2019年正式获批。Ermenegildo Kupa Lopes表示,这是东帝汶与澳大利亚首次采用具有约束力的和解协议,且取得成功。两国虽对东帝汶石油均有需求,但通过协商,东帝汶在该问题上取得积极成果。Ermenegildo Kupa Lopes强调该条约意义重大,为东帝汶与澳大利亚共同开发经济特区、促进未来工业增长奠定了基础。
他表示,这一经验对柬埔寨极具借鉴价值,通过外交途径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法律框架解决海上争端,能为柬埔寨王国处理海上事务提供宝贵经验。
编译:柬弘信(原文译自Khmer Times)
责任编辑:潘美琪
上一个: 金边是否真的亟需拥有自己的地铁系统? 下一个: 中柬打通新航道,柬埔寨国公港-中国防城港“冷链+普货”航线正式开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