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前,柬埔寨以年均8%的经济增长率(2011-2019年)位居东南亚前列。然而,疫情后经济增长显著放缓,2022-2023 年的年增长率仅约 5%。这一跌幅不仅大幅超过地区平均水平,还暴露出疫情对柬埔寨经济的长期创伤性影响。这种影响,即所谓的“疤痕效应”,拖累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柬埔寨应落实结构性改革
疤痕效应:疫情对柬埔寨潜在增长的持久冲击
根据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最新发布的的2024年度咨询报告,疫情期间,柬埔寨的潜在增长率平均下降了1.95个百分点,主要归因于以下三点:
1、物质资本下降
疫情导致投资大幅下降,延缓了有形资本存量的增长。作为过去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增长率在疫情的冲击下,从疫情前超过10%的高位骤降至2020年的8.6%,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持续徘徊在10%以下的水平。投资的恢复进程缓慢,进一步阻碍了固定资本的有效形成。
这种资本短缺的现象,不仅阻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还对多个关键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疫情期间遭受了尤为严重的冲击。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停滞不前,生产效率因此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复苏能力。同时,小型企业因融资渠道不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产能力挑战,进一步削弱了本地的生产能力。
2、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企业资源利用不足、效率损失以及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共同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暂时性下滑。此外,健康状况的恶化和工作时间的减少,也对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构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例如,旅游业的萎缩迫使大量熟练工人转向技能要求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临时工作,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还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
3、人力资本的下降
疫情导致的教育中断对柬埔寨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了显著损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线学习的普及率有限,使得许多劳动力难以获得后疫情时代经济所需的技能。教育基础薄弱导致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日本制造企业电装公司报告称,在该司的柬埔寨的员工中,30%以上的新员工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识字率和计算能力极低,这种低技能水平限制了工人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工作。
根据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结果,柬埔寨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表现仍远低于东盟其他国家。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比例方面,柬埔寨也处于劣势。同时,疫情期间学校长期关闭,使教育系统承受更大压力,贫困人口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
转型的紧迫性与解决路径
为应对上述挑战并恢复长期增长潜力,柬埔寨必须加快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经济多样化和强化基础设施。
1、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并提高政策一致性,可以显著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提升基础设施和物流效率以降低投资成本,是改善柬埔寨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了实现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需要推进产业政策的调整,从而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为外资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环境,为柬埔寨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2、增强人力资本:以技能为核心
针对柬埔寨劳动力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现状,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是关键。通过扩大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中心的覆盖面,可以帮助劳动力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和知识型经济的需求。
为了解决教育和技能问题,必须与私营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接。此外,加强技能开发、促进创业精神以及深化教育与产业间的联系,将充分释放柬埔寨年轻人口的潜力,并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远来看,仍然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入学率和保留率,减少技能错配问题,确保他们具备更高的认知能力,为后续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3、全面提升竞争力:多样化与数字化并行
加速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柬埔寨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通过推动经济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同时,优化物流和降低贸易成本将进一步促进柬埔寨与区域内外经济的联系。利用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将助力柬埔寨实现经济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这种以数字化和多样化为驱动的战略,将为国家在国际市场中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五角战略”与结构性改革
柬埔寨政府已启动“五角战略”这一长期发展框架,旨在减轻疫情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推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中涉及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强经济韧性、推进绿色增长和扩大社会保障,为应对疤痕效应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然而,战略的实施需要紧扣实际,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柬埔寨必须加强执行力,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与连续性。
新冠疫情为柬埔寨经济复苏之路设置了诸多障碍,但也为其提供了反思与重塑的契机。通过加速结构性改革、优化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配置,柬埔寨可以在未来重拾高增长的动力,并迈向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轨道。
编译:刘颖
责任编辑:潘美琪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Khmer Times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